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CCR初學者指南_Part 6

VII. 系統維護System Maintenance

特定的循環系統維護程序由各個製造商針對特有的機型制定,以下簡述一般性的循環系統基礎維護要點。



A. 吸附劑過濾罐Absorbent Canister

計算過濾罐剩餘壽期的方法請參閱前章節,各次潛水間是否更換過濾罐取決很多變數,包括了之前的使用程度、上次潛水後的間隔時間、下次潛水計畫的型態(profile),以及各種不同的變數。一個基本的通用法則是:過濾罐有價,生命卻無價…;不過,也不見得是每次潛水後就必須更換過濾罐。不論如何,如果水面間隔時間超過數分鐘,過濾罐就應當自呼吸迴路中移除。如果水面間隔時間超過數小時,而且下次潛水前不更換過濾罐的話,那麼過濾罐就應當自大氣中隔離並予以封裝。

在任何情況中,如果過濾罐有數天沒有使用,過濾罐應予以更換。安裝吸附劑到過濾罐時,重點是要確認所有的吸附劑都完整且充份的固定住,這當中包含了充填、封裝,和確實地敲平、整平吸附劑表層…重覆這些程序數次,如果吸附劑沒有正確的裝填,運送中的崎嶇顛簸或是船身搖晃都會造成吸附劑沈澱現象,而導致氣體無法平均的通過過濾罐,大大降低過濾罐的壽命期。

B. 呼吸迴路Breathing Loop
每日的潛水結束後,呼吸迴路應當儘可能的打開保持通風和乾燥,整個迴路(包含咬嘴、管路、對應氣囊、過濾罐..等)要週期性的使用適當消毒劑進行消毒(每個潛水日,但每個潛水週至少不低於一次)。

C. 氧感測器Oxygen Sensors
氧感測器要儘可能的保持乾燥,在長時間的潛水中,氧感測器若處在一個無氧的環境下,其壽期得以延長(例如氮或氦)。感測器要定期的驗証校對(每次潛水前),視需要再校正,感測器應當依製造商規範屆期更換,而且要隨手可取得備用件(進行全密閉循環系統潛水時,手上的感測器備件低於2個或以下,是超級不明智的),在各種不同型式的循環系統潛水中,正確的知識加上適當的訓練紀律,是對抗致命錯誤的最佳良方。

實戰的教訓Lessons Learned

以下我會談一些意外事件,那是一些來自於我所學到的,且有價值的實務經驗。雖然這些不足以代表我所有的經驗,在之前本文中所提過的重點中,這些是相當值得強調的。

1. 你怎麼了Over my Head.

事件經過:
在歷經了淺水區35小時的潛水訓練後,我覺得我可以進「大聯盟」了,所以我決定進行一次85英呎/26公尺的潛水。系統是如此的可靠無誤,於是我決定不使用抬頭顯示器(heads-up display),所以我把它推離了我的視限範圍,海流非常強烈,所以我快速的下潛沈底,並且手動補氣(manually adding gas)到迴路中,以補償深度所增加的壓力;滯底時我發現我身處在下降流(down-current)之中,所以我立即開始頂流而沒有檢檢任何儀表。
我至少拼了快5分鐘,但是我的經驗不足以讓我注意到,在下潛的初期時,氧氣電磁閥已經失效,當我到達預定的潛點時,又喘又吁的我,終於想到要檢查儀表…
PO2竟然是3.5 atm!
我後來才想到:我一定是剛才下潛的時侯,沒有手動補稀釋氣(diluent)、卻手動補氧(oxygen)造成的,而5分鐘的重度工作負荷後,呼吸迴路中的PO2暴增到3.5 atm,我只能想像我頂流的樣子,在這種情節中我竟然沒有因為中樞神經系統氧中毒而痙攣,那只能說是奇蹟;我常時沒有使用全罩式面鏡(full-face mask)。

記住:
1)正確分辨手動補氣和手動補氧的閥門,必須像呼吸一般的直覺反應;上述的錯誤根本不應該發生。
2)全程掌握你的PO2,在深度變動時我停用HUD造成我無法判讀PO2值。
3)如果我當時然痙攣,FFM將會救我一命,請多支持FFM+循環系統。

教訓:
循環系統潛水員不該信心超過能力(其它任何潛水員也是)

2. 在礁石與困境之間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事件經過:
我的潛伴John和我進行在巴布新幾內的探勘中,第一次的深潛,我們沿著斜坡下潛到約330呎/100公尺的深度,發現了一座礁石和一些有趣的魚類。
大約10分鐘後,John警示並告訴我,他的PO2下降到0.7 atm,他的電磁閥雖然運作正常,但PO2值無法維持在設定點的範圍中,他試著手動補氧,當他壓下閥門時,迴路中什麼也沒有補進。
儘管他的主要氧氣瓶壓力值顯示為全滿,他切換到備用的氧氣瓶(也是滿的) - 但是他依然無法補氧到迴路中,就在此時,我開始注意到我的PO2值也低於設定點,我試著手動補氧,失效情況就和John完全一樣,四組不同的獨立氧氣供應系統同時失效!!這時John的PO2下降到0.5 atm,所以我們放棄潛水。
隨著我們開始上升,John的PO2值急遽的下降到環境等同壓力,當我們返抵275英呎/83公尺時,PO2是.02 atm - 隨時有缺氧(hypoxic)的危險。此時John唯一的選擇就是OC模式放棄潛水,他最後一次試著手動補氧,最後它竟然回復動作了,我注意到我的PO2也回復到正常範圍。雖然困惑,不過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減壓全程中我們的循環系統運作完美。

潛水結束後我們才理解箇中原因,四個氧氣一級調節器(二套系統上各自的主用和備用)配置了環境保護系統,包含了橡膠材質的橫隔膜,被封裝在一級調節器的「環境壓力平衡式氣室」中;然而我卻不知道,這個(chamber)原本應該是充填了液體(例如酒精)的氣室,其中的液體早就蒸發光了...
因為這四個氧調節器的氣室充填的是氣體,橡膠橫隔膜因為環境壓力的關係而向內擴張,直到它們產生過位(bottomed out)現象,進而卡住了內部壓力彈簧的調整螺絲。

一旦橫隔膜產生過位現象,內部壓力不再隨著環境壓力補償,在330呎/100公尺處,內部壓力等同於週遭環境壓力,所以不會有氣體從調節器補進呼吸迴路中,返回淺水區後,調節器回復正常的作用。

記住:
1)了解循環系統每個元件的作用設計,不論內部與外部;我應該熟知氧氣的一級調節器,並且知道如何正常的維護它。
2)完整的了解氣體物理與潛水生理是很重要的,我們會因此立即明白的掌握問題所在,以及最佳的解決方法。
3)不同人有不同的工作效率,在低度負荷下,John的生理耗氧量大約快了我的二倍,這是為何在此一獨特的情況中,他的問題比我還嚴重。
4)熟練緊急脫離的操作:稀釋氣體調節器當時作用是正常的,我們其實可以補稀釋氣到迴路中,維持安全的PO2值。

教訓:
循環系統潛水員應該能夠直覺的了解系統裝備的機械結構與作用、氣體物理、氧氣代謝率,和緊急脫離的操作…

3. 確認氣體Know The Mix

事件經過:
John和我準備下潛到200英呎/67公尺,大約是115英呎/35公尺時,我們把稀釋氣從空氣(air)切換到氦氧(heliox),並且繼續下潛。
就在抵達海底時,John注意到他的PO2上升到1.6 atm,他正確的執行以氦氧沖灌迴路的操作,不過PO2卻上升到將近1.8 atm,補氣沖灌的程序無法降低PO2,主用與次用PO2顯示器都是相同的讀數,系統也沒有任何氧感測器失效的反應。
他把稀釋氣切回空氣(air)再次沖灌迴路,PO2下降到1.5 atm(但是麻醉效應也增加了),我們立即放棄潛水。
我們二人的氦氧氣瓶是在一個月前或更早充填的,我確認過氧濃度是10%,但是潛水前我並沒有再次確認分析氦氧氣瓶,後來檢查才發現John的氦氧瓶的氧濃度竟然是25%。

記住:
1)一定要分析、標示和紀錄你的氣體成份,潛水前確知你吸的是什麼氣體;如果有落實執行這點,我們根本不會遇上這個問題。
2)解決問題時別跳過大腦;儘管John相信氦氧瓶中的氧濃度是10%,而且他的訓練使他在遭遇PO2過高時直覺反應的就進行稀釋氣沖灌迴的步驟,他立即掌握問題所在,並且熟練的切換到空氣以降低PO2(在此情況中,他注意到麻醉效應和過氧都不是好惹的)
教訓:
潛水前一定確認正確充填稀釋氣體並且立即分析濃度;反應解決問題時不該跳過大腦思考,對於循環系統操作上的原因和結果過於直覺主觀是有危險的,氣體定律不會說謊。

 4. 渴求一口氣Starved for Breath

事件經過:
在巴希新幾內亞時,有一天Bob Halstead要幫我和John拍照,我迫不及待的組合循環系統裝備準備潛水。我在腦海中迅速地計算著各自的吸附劑過濾罐已經用了多少潛水時間,然後我決定這個數字是8小時。因為我的已經有11小時潛水時間,而且也因為這次是個短暫的潛水,我決定不再花時間重新充填新鮮的吸附劑。

我們下潛到130英呎/40公尺時遇到強勁的海流,我們打算在那兒進行拍照,我發現極難以控制呼吸,雖然我很費用力抗流,我卻不尋常地急促呼吸。5分鐘的擺姿拍照後,我仍感覺極度的渴望呼吸(低度工作負荷)。很明顯的我應該要放棄潛水了,在上升過程當中,症狀稍有解緩,但是在我安全減壓停留時,症狀又很快地猛烈回擊。

我用空氣(air)沖灌迴路,很快地呼吸又再次回復正常,過了幾分鐘,那急促的呼吸又回來了!!返回水面後(帶著劇烈的頭痛),我仔細檢查我的潛水紀錄(dive logs),發現我實際所用的過濾罐其實已經有13小時的潛水時間。

記住:
1)管理循環系統的消耗品一定得很小心,我不應該在計算一項有風險的變數例如吸附劑剩餘時間,如此輕率。
2)CO2吸附劑很便宜,生命則不然;先不談我的估計失算,我早就該把吸附劑換掉。
教訓:
掌握確知CO2吸附劑的剩餘壽期是非常重要的。街

5. 慢下來,年輕人Slow Down There, Young Feller
事件經過:
這是發生在同一天的二件意外事件,在巴希新幾內亞的某天早晨,我急著去拿我的裝備準備進行一次深潛;由於我己經在前一晚就準備了我的裝備,所以我就直接穿上它,對全系統作了一次快速的潛水前檢查,而且決定跳過”正壓”迴路測試的程序。
我拉緊了全面罩面鏡的束帶,排光BC中的空氣,以跨步式入水的方式從潛水平台上入水,第一口吸氣灌進我喉嚨的是水,我開始咳嗽和窒息。因為我是處於負浮力的狀態,我得很費力地上升2到3英呎到水面,然後匆忙地剝開我的全面罩面鏡。
我上氣不接下氣而且一邊咳嗽的返回水面,我幾乎差點要溺斃,所以我小心的更換面鏡後,重新開始下潛,再吸一口氣,還是吞了一大口水進喉嚨,同樣的事又發生一次,我費力的再回到水面、剝開面鏡、大口吸氣。
我爬回船上脫下循環裝備後,我看到了問題的來源:我竟然沒接上進氣迴路的管路!!它就這麼掛著什麼也沒接!!我不止是差點殺了自己(2次),而且還完整的把呼吸迴路灌飽了水。
同一天的稍後,我忘了忽略了換上位於主要電路外殼上的資料下載接頭的外部塞子,當循環系統第二次下水時,主電路全灌滿了海水而損壞。
記住:
1)潛水前檢查的例行程序非常重要,不應該跳過忽略;執行正壓測試有助於提醒我正視呼吸迴路沒有連接的事實。
2)潛水前檢查應該完整;我輕忽的例行檢查並沒有包括檢查資料下載接頭塞子這一項…現在有了。
教訓:
匆忙只會浪費時間,潛在的代價不止高昂,甚至可能是致命的後果。

6. 二口氣間的漫漫長路A Long Way on Two Breaths of Air
事件經過:
那是在巴希新幾內亞探勘的最後一天,我們的時間只夠進行一次潛水,我的指導教授,Jack Randall,已經看過他相信存在位於80英呎/24公尺處的新種屬魚類。因為他已經整天都使用了傳統空氣水肺裝備,他的剩餘滯底時間不足,而我則是整天都用循環系統裝備(最佳化氣體混合濃度),所以我還有很充份的滯底時間。
我們決定Jack和我再下潛並帶我去看他發現魚的位置,我會試著搜尋並採集樣本。我們匆忙的把裝備收整在一起並送上伴隨支援船,我們的嚮導送我們到了正確的地點,Jack從船舷邊翻滾入水,我正準備跟著入水時,我注意到我的稀釋氣瓶是完全空的,Jack已經下潛,而我如果回到Telita(潛水船)拿新的氣瓶,我可能再也找不到他了,而且他也不再有機會告訴我那些魚在什麼地方,我用嘴吹氣手動沖灌空氣到迴路中,然後翻滾入水跟著Jack。
在我下潛的過程中,我必須補氧到我的迴路中以補償迴路中減少的容積,此時我在60英呎/18公尺跟上Jack,我的PO2是1.6 atm(已經太高,到了80英呎/24公尺會更高)。
我只能從Jack的氣瓶中獲得空氣(air),我告訴他我需要共生呼吸,他則是回應我應該要放棄潛水,我盡力向他解釋我只需要吸幾口他的空氣(air),再吐進我的循環系統中(增加氮氣到呼吸迴路中),但是他無法理解,吸了他的二口空氣後,我放棄解釋,單純的監看一切是否正常。他指出他發現新魚種的位置後,掉頭返回水面,當我到達80英呎/24公尺時,PO2剛好超過1.4 atm,不論如何,如果我從迴路中吐掉任何一口氣,我將會失去迴路中僅存的氮氣,而這會由氧氣取代,PO2值也會太高,因此,我必須非常小心管控迴路中的氣體。
Jack曾說過那魚在靠近尾部是淡棕色帶著黑點,突然間,一小隻尾部是淡棕色帶著黑點魚游過眼前,我花了近一小時的時間觀察這隻魚,全程很小心的不從迴路浪費任何一點氣體,我待了一整個小時而不增加迴路中的PO2。
我甚至採集到這條魚,我完成了這次潛水,為自己的成果沾沾自喜(不只是採集成功,也因為只用了二口氣就延長了這麼多的潛水時間)。
然後我的錯誤後果開始出現在我眼前:如果潛水中我需要執行OC的緊急脫離時怎麼辦?我可能會有麻煩。第二個錯誤是當我給Jack看魚時,很顯然的,那是此處另一種魚。
記住:
1)潛水全程任何時點都要確定,至少有一種氣體可以在OC模式下使用;如果我得在OC模式放棄潛水,我必須在80英呎/24公尺呼吸純氧。
2)循環系統真的只須要極少量的稀釋氣體就可以運作很久。
教訓:
永遠要確定有足夠的氣體可以安全的放棄潛水返回水面;對於新種屬的魚,你得確定你有更具體特定的描述而不是「靠近尾部是淡棕色帶著黑點」,尤其是探勘中最後的一次潛水。

結論Conclusions
在本文中我講述了我使用密閉式循環系統的原因、對於這個裝備一些我從經驗中學得的教訓,還有針對使用循環系統在我做的特定環境和狀況(深層珊瑚礁)下的潛水,我所發展的程序和方案。儘管本文可能包含了一點丁的「智慧之語」可以應付一般的情況,但絕不足代表未來廣義的循環系統標準。
軍方的潛水員已經使用循環系統有數十年的經驗,足以代表做為全密閉循環系統最大單一的經驗庫。某些商業或平民潛水員也有近十年的獨立經驗。特定的循環系統許多不同種,但相同的是在未來都會不斷的進化。沒有單一的使用者或是使用社團,能對所有可能狀況有所有答案。
現在和未來的循環系統潛水員都將會不斷的實驗與測試新整合的裝備、環境和潛水目標;新的程序也會需要制定和精進。也許單一最重要的步驟,是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潛水員中,將循環系統的意外事件縮減到最少,並維持一個開放的訊息交流機制。
擴展整體的知識、經驗、和智慧,只會強化我們個人在安全方面的層次,並提高這項逐步成長的生產力。

(全文完)

Bibliography參考書目
Allen, G.R. and J.E. Randall. 1997. Two new wrasses (Perciformes: Labridae) from Papua New Guinea. Rev. fr. Aquariol.
Comper, W. and W. Remley. 1996. Rebreather round-table: DeepTech and seven industry experts take a hard look at rebreather safety issues and training standards. DeepTech 5:48-56.
Earle, J.L. and R.L. Pyle. 1997. Hoplolatilus pohlei, a new species of sand tilefish (Perciformes: lacanthidae) from the deep reefs of Papua New Guinea. Copeia.
Gill, A.C., R.L. Pyle, and J.L. Earle. In press. Pseudochromis ephippiatus, new species of dottyback from southeastern Papua New Guinea (Teleostei: Perciformes: Pseudochromidae).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Revue fr. Aquariol.
Halstead, B. 1996. Hi-Tek Adventure. Scuba Diver, September/October 1996: 61-64.
Montres Rolex S.A. 1996. Richard Pyle, United States. Project: Investigate biodiversity in the undersea Twilight Zone. Pp. 146-147. In: Spirit of Enterprise: The 1996 Rolex Awards. Secretariat of the Rolex Awards for Enterprise, Geneva, Switzerland. 191 pp.
Pyle, R.L. 1991. Ein schatz aus der zwielichtzone. Unterwasserfotografie (UWF) 1991(3):114-117.
Pyle, R.L. 1992a. The Twilight Zone. AquaCorps: Mix. 3(1):19.
Pyle, R.L. 1992b. Deep reef set. AquaCorps: Mix. 3(1):17-21.
Pyle, R.L. 1994. Rare and unusual marines: The Narc Angelfish Centropyge narcosis Pyle and Randall. Freshwater Mar. Aquar. 7(4):8-19.
Pyle, R.L. 1995. High PO2 symptoms my experiences. Nitrox Australasia, 2(3):3-4, 6.
Pyle, R.L. 1996a. How much coral reef biodiversity are we missing? Global biodiversity, 6(1):3-7.
Pyle, R.L. 1996b. The Twilight Zone. Natural History, 105(11):59-62.
Pyle, R.L. 1996c. Section 7.9. Multiple gas mixture diving, Tri-mix. In: Flemming, N.C. and M.D. Max (Eds.) Scientific Diving: a general code of practice, Second Edition.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Paris; and Scientific Committee of the World Underwater Federation (CMAS), Paris, pp. 77-80.
Pyle, R.L. 1996d. Adapting to Rebreather Diving. Immersed 1(2):12-21.
Pyle, R.L. In press. The use of nitrox in closed circuit rebreathers for scientific purposes. In: Bozanic, J. and G. Stanton (Eds.)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Underwater Sciences Nitrox Diving Workshop, Catalina Island.
Pyle, R.L. and J.E. Randall. 1992. A new species of Centropyge (Perciformes: Pomacanthidae) from the Cook Islands, with a redescription of C. boylei. Revue fr. Aquariol. 19(4):115-124.
Randall, J.E. and P. Fourmanoir. In press. Terelabrus rubrovittatus,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labrid from New Caledonia and New Guinea. Bull Mar. Sci.
Sharkey, P. and . R.L. Pyle. 1993. The Twilight Zone: The potential, problems, and theory behind using mixed gas, surface based scuba for research diving between 200 and 500 feet. In: L.B. Cahoon (Ed.) Diving for Science...1992.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Underwater Sciences Twelfth Annual Scientific Diving Symposium, American Academy of Underwater Sciences, Costa Mesa, CA. pp. 173-18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