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 : Kristen , from Rebreatherworld論譠ISC Megalodon副版
Pathfinder(探路者循環水肺)
大膽的冒險
將近一年的時間,在我讀過所有我能找到一切有關循環水肺的文件後,我最後決定做一個大膽的冒險 – 買一部pathfinder,在網路上已經有很多相關的文件,我想從另一個觀點貢獻一點我的心得,而且是別人沒有的。
在本文中,你將會很快的發現一些幽默,我可沒有宣稱這一切都是正確的,事實上,它比較像是一本虛構的短篇小說,這由你自己決定,一個好的讀者懂得如何截取最有用的部分,或是全般的接受,本文最有用之處可能只是引來一陣笑聲而已。
同時你也會注意到一件事,在市場上有那麼多的選項中,我卻選擇了pathfinder,那証明了它的價值,因此,你必須知道這是由於我個人的挑剔與觀點上的怪癖,如果我做了其它選擇,那麼我對於其它機種的看法有可能比現在這個更糟。
這算什麼?
第一眼看到pathfinder時,它包裝在一個很大的紙箱中,很仔細的包裝在氣泡防碰材中,我女兒很高興的踩著它們發出噪音玩了好一會,全部打開後,pathfidner包含了一大堆的零件,這証明了它曾經是完整的組裝,在運送前才被拆解,可愛的白色潤滑劑輕輕的塗在數十個o-ring上。
最有趣的是,沒有任何一張碎紙屑在包裝中,沒有使用說明,沒有警告標誌(除了吸附罐上的貼紙),沒有包裝清單,這算什麼?這只是一大堆零件的集合吧!這有什麼目的嗎?呃~朋友們,這得由新買主來決定,我能想到的是一些可能性。
這個零件看起似乎很適合當做花瓶,把它倒轉過來,當成裝飾品的底座也挻好的,最棒的是,把它放在門邊當做可愛的小傘架剛剛好。
這樣好像有點沒禮貌,我開始試著安裝一些零件組合起來,以便讓我在水下呼吸,我知道,這似乎是有點危險。也許只要我能找出如何使它可靠、學習一切有關於它的操作程序和失效模式,在每次潛水時用心的組裝與測試,並小心翼翼的維護它,這樣或許它能符合我個人的安全標準,也許,只要方法正確,它可能比我開車去到潛點更安全。
不過想到在水下用這個東西好像有點愚蠢,我想,去受點訓練可能是件好事,於是我花了7天,其中包含了10個小時和pathfinder待在水裡,通常我的教練不斷的給我一些假設的緊急狀況,而我得熟悉如何排除它們以免沒命,舉例來說,在我側掛氣瓶大量漏氣時,我的面鏡也同時被拉掉,等我好不容易搞定時,我背上不曉得什麼玩意又boom的出狀況,搞的我得立刻關掉氣瓶頭然後迅速的檢查每個壓力錶。(譯註:boom skills)
控制總成(head)
Pathfinder的膽子(guts)位在它控制總成(head)上,這裡有幾張它的照片,看起來它似乎加工做的很棒,以堅固的聚甲醛樹脂(工程塑膠)製成 – 實在可說是工藝上的傑作,事實上,pathfinder上每樣零件都製造的很棒,它給人一種近乎堅不可摧的感覺!
外觀上很結實的提把用3/16”的不鏽鋼螺絲鎖在控制總成上,螺絲直接鎖在塑材總成的螺牙座內,儘管這個提把相當大而突出,但是考慮到近40磅以上的全裝備組合重量,包含了不鏽鋼背板、氣瓶還有後續可能的調整配重,這個連接點強度是不足的!
這個提把用來把總成固定在雨傘架上倒是不錯,它是以向下箭頭的方向,旋轉1/4圈卡進凹槽的方式上緊(譯註:與吸附筒結合,與jj-ccr相同的設計),當所有的管線都連接好時,總成就變得很難旋轉,這個提把在此時就派上用場。
好心提醒 – 這2支鎖在總成上的螺絲,甚至是將總成固定在吸附罐上的凹槽,其強度並不十分堅固,「不要用提把舉起整組裝備!!」這樣的警語應該要刻在提把上,你能想像當你在船上用提把提起整組pathfinder時,這些塑料螺牙崩掉時會怎樣?超過40磅的重量掉在甲板上?壓到某人的腳趾?或是更糟的
– 氧氣氣瓶頭/調節器撞毀、爆炸~~
我自己用繩索和軟管做了提把,我打算提把上漆上警語,並且提醒每個要移動裝備的人務必小心,希望這樣做能避免一些潛在的災難。
控制總成(含迴路進口的防塵蓋),注意固定提把的小螺絲
總成上配置了3個強壯的Subcon連接端子,分別連接主控顯示器、副控顯示器和抬頭顯示器(HUD),底部的螺紋座具備密封的作用,另外還有一個連接端子插槽預留在總成上,附上一個密封蓋,如果你移除其中的電路板就可以拿來連接其它的管線,不過這個預留插槽並沒有延伸到總成之中。
單片式的電子模組是和電池艙接合在一起,通常只使用一個9V的電池,它還有一個預留連接點可以接上第二個次要電池艙,以便驅動副控顯示器,整個電子模組密封包裝以保護個中元件,一些不錯的BULKHEAD端子連結著電子模組,不幸幸的是,電磁閥的連接線就這麼外露在密封包裝外,只有一小段熱縮套包在電線上作為保護,這似乎也為水份提供了直接滲入電子模組的一個路徑。
電磁閥上的電線配置了molex接頭,連接到電磁閥的纜線包含了3條標準的電線,其中只有2條有用到,第3條就只是簡單的從纜線接頭切斷而已,這提供了水份進入電磁閥的絕佳路徑,而連接到subcon的介面的連接端子也沒有外覆處理,這絕不是萬一迴路進水時,我所謂的防海水等級的做法,當然這不全然的錯 – 至少電線是實蕊而且外層還包覆了一層PTFE絕緣外皮。時間自然會告訴我們它能撐多久,不過我自己心裡有數 : 每次潛水前仔細檢查總成中的電線!!
(譯註:這段話是超級挖苦ISC在這部分的用料作工太扯,譯者個人也這麼認為,過去APD的機種也有類似問題,真搞不懂這些西方人!!)
左上圖為總成與主控顯示器、HUD,注意看Subcon的連接端子,右圖是完整組裝的控制總成,仔細看右圖中#2號感測器與電磁閥的相對位置,如此接近的關係,造成了每次電磁閥灌注氧氣時,#2感測器的PO2數值會比其它2個感測器(#1 & #3)高出0.2 到 0.3bar,而當它的數值突然性的升高時(spike),首先是整體平均PO2值會上升,接著由於此項數值的突升,#2感測器將會被排除在投票邏輯序列之外(voted out)。
此時主控器會以背景閃爍的方式顯示po2數值(註:系統警告),你必須切換到感測器頁面中確認3個感測器發生了什麼事;根據你的電磁閥作用間隔時間設定而定,這將會每4 -8 秒一次,實際上,這是一個每4 -8 秒就一次的假警報!在使用者自行把這種情況忽略之前,這場戲碼要上演多久?我覺得應該弄個導流板之類的東西,每當電磁閥灌注氧氣的時侯,就自動把#2感測器遮蔽起來!
(譯註:右圖中感測器支架似乎預留了一個空位,如果把#2、#3感測器同時位移一個空位,不知是否能改善這個問題?)
電子模組,上圖左側是非常棒的氧感測器支架,O型環和導槽用來把支架固定在總成上,這是一項優雅的設計,不怎麼好看的電磁閥控制線(紅/黑)外覆著熱縮套就這麼連接到電子模組的密封包裝中,你可以看到總成背面底部的白色電線,那就是subcon端子底部的連接線!
圖中連接到電磁閥的電線沒有用到的一條就這麼剪斷 – 然後就連接到電磁閥的molex端子,這可不是海底等級該有的樣子!
吸附筒 (我家的傘架)
吸附筒是由鋁合金製成,shadow(黑影)氣瓶掛戴系統與背板固定架以大型的管夾組合裝在吸附筒上,底部是由聚甲醛樹脂(譯註:一種強度很高的工程塑膠)製成,從筒內部以螺絲固定住,筒底部有擋水板的設計,但沒有吸溼墊片,我想我會放一塊乾海棉,萬一我潛水時必須頭下腳上的時侯,防止水份入侵那個不怎麼像是海底等級的電子模組。
我自己做了一個更堅固的提把,它的強度足以提起整組裝備,我把它固定在吸附筒和背板固定片之間,潛水前最好還是得檢查一下繩索是否有磨損。
吸附筒底部的擋水片,抱歉照片解析度不怎麼好,注意我的繩索提把是位於背板固定片和吸附筒之間。
在一開始的時侯,我用DiveRite的不鏽鋼背板搭配pathfinder使用,裝備本身並沒有辦法安放在桌上,你可以看見背板長度超過吸附筒,當你想要將裝備直立時會有不穩定的現象,其它底部有鑽孔的背板邊緣又太過鋒利,再者,一般的BC氣囊也會超過吸附筒的底部,因此造成整套裝備組合完成的時侯,它還是會有晃動不穩的現象,如果我還是繼續使用硬式背板,我想可能還得搞個腳架什麼的才能使組裝順利,我曾在潛水船上看過一套全尺寸的Megalodon差點從氣瓶架上跌下來,無論如何我絕不相信這種東西只靠吸附罐底座就能站著!
背帶系統
氧氣和稀釋氣氣瓶都使用APEKS調節器,黑影氣瓶掛戴系統對齊著刻印在吸附筒上的參考線,高壓錶的管線會直接與背板形成干涉而折彎(見上圖),這純粹是間隙不足所致,請注意,後面還有個氣囊要安裝在背板和氣瓶(調節器)之間,所以這個間隙實在是太緊了,而且這款調節器只有一個高壓出孔,你實在沒得選,除非你把整個氣瓶掛戴系統倒轉過來,才有辦法得到更多空間,很明顯的,他們根本就是想要降低這整個性感外形指數,也許其它背板的設計會好些,但一樣,沒有足夠的空隙!
APEKS的調節器很棒,只是配在這裡實在是不搭,我想要改個不同出孔位置的調節器,改善管線被背板折彎的問題,如果我再買另一部pathfinder,我肯定堅持不買它家的調節器!
我發現DiveRite的Transpac軟背架會比正規的硬式背架來的好,這個軟背架能以曲線的包覆我的身材減少管線折彎的現象,而且在適當之處足夠柔軟,當我要把裝備從車上移到船上時,Transpac軟背架使整套裝備輕量化許多,當我抵達潛點時,再把配重鉛塊裝在軟背架的肩膀和背後的口袋中,總計我只需要23磅的配重就能穿乾衣和裝備順利下潛,相較於我平常使用的10.5公升的鋼瓶,這個配置只多了4磅! 當我返回Lavacore潛水時,我實在沒辦法等到夏天,我想我根本不需要使用到配重帶這種東西。
Pathfinder有一組非常棒、非常強悍的迴路管,接頭的部分是以聚甲醛樹脂製成,ADV(自動稀釋氣閥)內含了APEKS的二級頭組件,它十分的靈敏,在水中只要頭部朝下,它就會作用了,只是有時侯它會持續不斷出氣,這時我只要用力吐氣就能停止這個現象。
它十分容易使用,手動按壓就能夠很輕易的執行迴路稀釋氣沖灌,整體來說它讓我感到信任而且我喜歡這個設計,我打算再裝個關斷閥(Shut off valve)來幫助保持最小迴路容積,另外DSV(呼吸閥)是有那麼一點點硬派作風,但是它運作良好,在水中水阻很小重量也不大。
它十分容易使用,手動按壓就能夠很輕易的執行迴路稀釋氣沖灌,整體來說它讓我感到信任而且我喜歡這個設計,我打算再裝個關斷閥(Shut off valve)來幫助保持最小迴路容積,另外DSV(呼吸閥)是有那麼一點點硬派作風,但是它運作良好,在水中水阻很小重量也不大。
配上DiveRite的Transpac軟背架、和XT旅行用氣囊,這套裝備性感極了!
結論
姑且不論纜線用料和管線折彎的部分 : 這套裝備潛起來棒極了 ! 在本文中我所列舉的種種問題大部分都能解決,我想我會繼續並且小心謹慎的使用PATHFINDER,如果這篇文章的反應不錯,我想我會繼續分享一些我所想到的解決方案。
當然,PATHFINDER仍會當我家可愛的傘架
;--‐)
原著:Kristen,出處:www.rebreatherworld.com全球循環水肺論譠Megalodon副版,文章標題 : Pathfinder article smaill
有網友問道:這些問題目前有改善了嗎?裝備妥善率值得投入時間和$嗎?個人淺見如下:
回覆刪除一、本文中所指問題是否有改善?
有關該文中所指的一些瑕疵,作者已有聲明那是他個人挑剔的毛病,您提到這些問題現在是否有改善?我個人的想法是 : NO!
因為自pf開賣以來,等訂單的人一天到晚在各個論壇抱怨,聽說ISC公司負責接單的JERRY躲都來不及(網路上看來的),我想這時侯他們應該沒有時間去做這種修改,而且這也牽扯到生產線的工序,要立即針對Kristen所指出的問題修改並不容易(個人想法)。
我個人比較關切總成內部線路用料過於散漫的問題,這在以後可能會產生一些影響系統正常性的問題,(請參考本格舊文"APD大黃背包循環水肺拆解"即有談到電子接點被迴路中濕氣長久腐蝕產生問題),如果以後真的有人獲得此裝備,我想其實不難找到解決方案...只是大家會懷疑,這些老外投入那麼大的心力研發,卻在這個小地方偷懶,搞不懂?
且讓我們以另一個角度審視這個問題:別忘了APD和ISC全系列機種幾乎都拿到CE認証,如果真的安全性上有疑慮,CE不會過,全球眾多用戶也不會放過他們,所以我個人並不認為現階段這會影響到裝備本身的安全性,但為了上市,這部分的確有檢討的空間。
另外APD這種數十年不願修改的自大心態,逼得用戶產生了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最後逼出了一個號稱INSPIRO-KILLER,那就是JJ-CCR,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且先就此打住。(ISC剛好相反,他們一天到晚弄一些新的花招出來,有一些一樣被嫌的很!),至於#2感測器產生假警報的問題,我這二天才連絡上Kristen本人,我會再問他個清楚!!
二、妥善率是否值得投入$與時間?
如果以數十年前的科技,我也很質疑這個問題,但現今科技進步已大不相同,在正確的訓練與使用下,CCR甚至比OC更安全!(這不是
我講的~)
我想這得先回到每個人對潛水的想法 : 你想要的潛水是什麼?
我個人,每每在某個深度正起興時,NDL到了,殘壓到了,耗了很大的資源($+時間)想去的深度不過10來分鐘,你還得面對漫漫的減壓時間,更煩人的是,雙瓶+側掛氣瓶重的要命!這些問題,CCR提供了一個不同的答案(但不是唯一)
再者,CCR是另一種潛水的境界,我很難忘記在水中被好奇的海洋生物撞到面鏡、在水中寂靜的感受,更難忘CCR夜潛時,那種深入蠻荒境界的感受,這一切跟我們既有的潛水經驗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現實世界裡,目前它的所費不貲,值不值得,那麼請思考一下 : 你想要什麼樣的潛水?
另一個問題是,你如何的正確?SORB是否按規範更換?SENSOR是否定期更換?潛水員操作是否正確?甚至,潛水員能力是否足夠?這一切有太多的變數在其中!
現今時代大不同,本地對於CCR的資訊太過封閉,封閉到我稱為DERSET OF CCR(循環水肺沙漠之地),至於妥善率,如果你勤做功課,受過良好訓練,不要只受少數商源限制,我個人不覺得那是問題!(世界上很多人教&賣CCR,也有很多CCR零件耗材供應商!)
我只是個新手,對於CCR的專業不敢放肆亂言,但的確花了時間和$得到一些教訓和經驗,有關於裝備規格、獲得、預算、訓練的途徑以及零件獲得,都很樂意和真正有興趣的潛友分享,但為了不亂擋人財路,這些議題就暫且先打住把!!
WELCOME TO THE SILENT DIVING WORLD!!